业务擅长
刑事辩护、法律顾问、涉外案件
教育背景
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博士
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访问学者
工作经历
自2005年6月起,一直从事刑事诉讼法、证据法学、刑法学等学科的本专科、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,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社会职务
河南省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
主要业绩
1. 甘某某虚假诉讼案无罪判决;
2. 扈某某挪用资金、职务侵占案一审打掉职务侵占,二审进一步降低挪用资金罪量刑幅度;
3. 牛某某非法经营案二审发回重审。
学术成果
共发表论文60余篇,著作4部,国家项目主持1项,省部级主持4项,参加国家、省级并主持厅级项目20余项。
主要著作:
1.《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研究》(2020.10中国法制出版社,ISBN 978-7-5216-1307-0,国家级,独著,约27万字)
2. 《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被追诉人权证能力强化机制研究》(2020.09法律出版社,ISBN 978-7-5197-5712-0,国家级,独著,约26.2万字)
主要文章:
1.《比较法视域下的律师在场权悖论释义与制度构建》(河北法学2017第2期,独著2.2万,全国中文核心)
2.《程序滥用性惩罚及其规制》(理论探索2015年第2期,独著1.3万,全国中文核心)
3.《诱惑侦查的是非之争与规则细化》(北方法学2015年第3期,独著1.2万,法律类南大核心)
4.《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律师调查令制度建构》(新疆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,独著1.3万,全国中文核心)
5.《新刑诉法呼唤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》(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,独著1.2万,全国中文核心)
6.《封存 消除 预防:未成年被追诉人权利保护三部曲》(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第6期,独著1.2万,南大核心)
7.《强制性侦查审查制度是权利保障的必需品》(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,独著1.1万,全国中文核心)
8.《废止劳动教养与构建轻微刑事案件侦审衔接机制研究》(中国人民大学学报(北大核心)2014年第2期,独著1.6万,全国中文核心)
9.《德国合意制度对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启示》(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,独著1.2万,全国中文核心)
10.《法治视域下涉法涉诉信访运行规范研究》(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,独著1.2万,全国中文核心)
11.《论构建始于侦查程序的公设辩护人制度》(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,独著1.2万,全国中文核心)
12.《略论刑事撤案制度之缺陷与重构》(人民论坛,2011年第11期,独著0.4万,全国中文核心)
13.《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刑事辩护实效机制研究》(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,独著1.2万字,省级一级期刊)
14.《捕诉合一:从制度到机制》(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,合著1.2万字,专业期刊)
15.《铁路常见刑事案件实证研究》(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,独著1.2万字,省级一级期刊)
16.《证据开示制度:庭审实质化的必然路径》(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,独著1万字,省级一级期刊)
17.《普通法系“法官造法”借鉴》(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,合著1.2万字)
18.《打击跨境犯罪警务合作机制之构建》(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,独著1.2万字)
19.《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功能与适用问题研究》(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,独著1.2万字)
20.《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上诉权的争点、成因和走向》(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,合著1.2万字,全国中文核心)
主要项目:
1.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被追诉人取证能力强化机制研究”(17BFX181),2021年2月结项,主持人。
2. 2015年河南省软科学项目“公权运行过程中私力参与及其限度:以侦查程序律师在场权为视角”,2017年1月结项,主持人。
3. 201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“年河南省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研究,2015年8月结项,主持人。
4. 2021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“国家治理视域下刑事辩护制度现代化及其实现机制研究”(222400410386),2023年9月结项,主持人。
5. 202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年度项目“审判中心主义视阈下律师辩护权实质化研究”(2021BFX004),在研,主持人。